州政协委员 蒋 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委员职责,勇于责任担当,着力提高能力素质,自觉保持良好形象。委员能力强则政协履职强,委员责任实则政协工作实,委员素质好则政协形象好。当前,基层政协委员履职水平离新时期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基层政协委员不会履职、不敢履职、不愿履职的问题尤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要更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忠实履行使命职责,全力建设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高素质委员队伍,扎实推动新时代政协工作创新发展。
一、基层政协委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一是对政协职责了解不够深入,履职内容不明,履职方式欠缺,履职能力不足,不知道为什么当政协委员,当了政协委员要干些什么,怎么干;二是忙于本职工作,忘记委员职责,不主动收集社情民意,履职能力停滞不前,无法适应新形势要求;三是个别委员视野局限,常常从本部门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多,从大局上考虑问题少,注重解决民生问题的多,关注发展少;四是委员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缺乏严密、规范且行之有效的进退机制,委员的考核及奖惩办法执行不够严格,委员缺乏履职动力,不参加会议、不调查研究、不提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问题突出,对政协活动持应付了事的态度。
二、推动基层政协委员发挥作用的几点建议
一是拓展委员履职认知。政协是“舞台”,委员是“主角”。政协委员作为政协工作的主体,其认知广度,能力素质决定着政协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政协委员来自各行各业,要履职尽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依靠政协组织搭建政协参加单位、广大委员与党政部门、社会群众沟通的多样化工作平台和实践载体,建立起委员多层次参会制度和多渠道情况通报制度,使委员及时准确把握党政中心工作和重要决策部署,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有针对性地履职尽责,促进委员履职更加精准、更加规范;重学习是广大委员强化责任担当的基础和前提。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从中找到奋勇前进的“导航仪”“定盘星”“压舱石”,从中找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钥匙”。政协组织应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学习要求,分批次对委员进行政协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培训,并通过赠送报刊、编发学习资料、征文、知识竞赛等形式,帮助委员了解政协性质、地位和作用,熟悉自身职责,掌握政协履职的特点和方法,激发委员履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增强委员履职情感。基层政协机关是政协委员的“娘家”。应积极搭建与委员交朋友增情谊的桥梁,建立健全委员联系机制,采取走访、谈心、电话、网络等形式,主动交往,及时掌握委员的思想、工作、生活、履职等方面情况,以感情的纽带、友谊的滋润激发广大委员履职责、强担当,引导广大委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上来,统一到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创业奉献、履职尽责上来。同时,对于委员在工作、生活、思想上遇到的困难,要及时引导、及时帮助,真正把政协打造成“团结之家”“民主之家”“委员之家”,让委员愿进政协门、乐做政协人、爱干政协事;积极借助新闻媒体,宣传委员履职活动和参政议政成果,全方位展示委员风采,增强委员自信心和荣誉感。通过视察调研、外出参观、委员活动日、情况通报会及民主评议等形式,让委员多知情、知实情,建真言、献良策。三是提升委员履职动力。思想高度决定着行动高度。要高度重视委员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大力开展党内委员与党外委员互帮互带工作,教育引导党外委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道路、方向、目标上统一意志和步调;应健全完善委员履职管理办法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参加会议、提交提案、参与民主监督、开展调研视察、反映杜情民意等多个方面提出履职要求,每年组织开展优秀委员、优秀提案、优秀社情民意等评比和委员述职活动等,进行量化管理和激励引导,督促广大委员按期交出“委员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