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州政协2024年度协商议政活动分工方案》要求,5月9日至11日,州政协副主席高海源带领州政协经济(含农业农村)委员会、相关界别委员以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围绕“关于加强海西州美丽乡村建设”开展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乌兰县、都兰县、天峻县、德令哈市,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等形式,详细了解了全州各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情况。
调研组指出,近年来,各市(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断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模式,村
庄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环保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特色产业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村民们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乡村的综合实力和吸引力有效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调研组强调,各地区要聚焦“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结构合理、生活文明幸福”的总目标,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扎实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凝聚工作合力,扎扎实实落实好党中央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工作要求,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工作上来。二是突出地区特色。科学制定规划,统筹考虑村庄分布、民族特色、旅游发展等因素,立足乡村特点编制规划,突出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着力打造具有乡土风情和显著辨识特征的高原美丽乡村。三是深化文明创建。重视和加强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弘扬时代新风和移风易俗行动,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文艺演出等活动,激发乡村振兴文化动力。四是强化工作举措。积极与农牧、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沟通衔接,主动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同时,通过拓宽就业渠道,落实惠农政策补贴,提升乡村产业组织化水平,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等政策措施,逐步提高群众各类收入,切实把美丽乡村建设办成群众可亲可及可感的民心工程。